3月18日,珙县国家级非遗项目苗族蜡染代表四川省参加了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省文化厅和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主办第九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式暨首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
本次展演共邀请陕西、青海、河北、四川、内蒙古、广东、湖北、湖南、河南等9个省、自治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国”字号非遗项目参与,分六场对各省展演类项目进行集中演出。
展演活动中,珙县参演节目《七彩苗染》以25套风格各异的苗族蜡染、刺绣服饰结合独具特色的川南苗族舞蹈元素,集中展现了国家级非遗项目珙县苗族蜡染的多彩风貌。当天,身着漂亮蜡染、刺绣苗装的苗家姑娘们成为了展示现场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倍受观众称赞和喜爱。
“我感觉你们的《七色苗染》节目非常不错,就像节目名字一样漂亮,舞蹈也很优美,而且民族特色非常鲜明,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非常感谢你们能来河南展示演出。”当地观众这样称赞。
“我很开心能够来到河南参加这次展演,也很荣幸能够代表四川苗族来参加这次活动,我们会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展示好苗族蜡染,让更多的人认识和了解四川苗族,了解我们珙县,了解川南苗族的蜡染文化和刺绣技艺。”参加表演的苗族姑娘余新茹非常激动的说。
珙县苗族蜡染传承人王力红说:“我们那么远来参加这次非遗活动,就是想把我们珙县的苗族蜡染文化宣传得更远,让更多的人晓得我们的蜡染。今后我还要多教一些学徒,让他们做得比我还要好些,把我们的蜡染文化一代代的传下去。”朴实的语言道出了一位非遗传承人的心声和愿望。
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是依托当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太昊伏羲祭典举办的全国性非遗展演活动,始于2010年,之前已连续举办了八届,先后邀请了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8个,省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3个参加历届展示演出。八年来,参演人员和观众不断增加,已成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交流的窗口和平台。